
服務熱線

食道調搏儀的操作
發布時間:
2021-08-03 14:09
來源:
食道調搏儀是一種安全、無創的心臟電生理檢查技術。方法將食管電極置于心房后部的食管內,通過發送調整或程序化刺激記錄心電活動。根據各種參數。食道調搏儀主要目的是確定心臟竇房結、竇房結傳導功能、房室傳導功能,從而指導進一步的治療。
食道調搏儀經食管導聯心電圖。p波顯示良好,對鑒別房性心動過速和室性心動過速非常有用。常用于評估竇房結功能,研究房室結雙路傳導電生理和預激綜合征。而且設備要求簡單、易操作、安全可靠,適合推廣應用。測量的心電參數與心內刺激獲得的參數有很好的相關性。房室傳導功能的評估及房室傳導阻滯和旁路的定位仍處于探索階段。
食道調搏儀的臨床應用范圍:
1.測量竇房結功能:測量竇房結的恢復時間、傳導時間和不應期。
2.確定整個傳導系統的不應期:主要確定竇房結、心房、房室結。
3.預激綜合征的應用:可用于確定副束不應期,診斷隱性預激和多通道預激,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進一步治療。
4.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的應用:可用于終止室上性心動過速,尋找室上性心動過速的病變部位,有助于室上性心動過速的治療和預后估計,以及藥物治療效果的客觀評價和治療藥物的篩選。
5.診斷一些特殊的生理現象。如隱匿性傳導、異常傳導、房室結雙通道及裂隙現象。
6.作為臨時起搏器,可用于搶救三度房室傳導阻滯和心臟驟停患者,也可作為危重患者復律和手術時的保護措施。
食道調搏儀是一種無創的臨床電生理診斷和治療技術。它包括經食管心房起搏和經食管心室起搏。食道和心臟是密切相關的。它們位于縱隔,心臟在前,食道在后。食管前壁與左心房后壁緊密相連。利用這種解剖關系,食道調搏儀通過放置在食道內的電板導管間接刺激心房和心室,同時記錄體表心電圖,從而可以測量人體心臟各個部位的電生理參數,為體表心電圖某些圖形的分析和診斷提供了確切的依據。
食道調搏儀是如何進行的?
(1)用石蠟油潤滑導管前端,并從鼻孔插入。當到達咽部時,可以深呼吸抑制惡心和吞咽,使導管一步步進入食道。
(2)導管深度約30-40厘米,具體深度因人而異。最好有一個靠近左心房的電極(一般參考深度是從你自己的耳垂到劍突底部)。
(3)將導管末端電極接至心電圖機胸導聯,記錄P-QRS-T波群。當P先正后負雙向且振幅最大時,QRS呈QR形,T波反演是理想的定位標志。
(4)從心電圖儀上拔出導管,將其與心臟刺激器連接,調整刺激器輸出脈沖的幅度和頻率,直至能完全起搏心臟。
(5)根據不同的檢查目的,設置起搏程序進行起搏,連續顯示或記錄心電圖進行分析,得出診斷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