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務熱線

食道調搏儀的制作方法
發布時間:
2021-09-01 14:12
來源:
經食管心臟起搏是一種無創的臨床電生理診斷和治療技術,它包括經食管心房起搏和經食管心室起搏。食道調搏儀通過放置在食道內的電板導管間接刺激心房和心室,同時記錄體表心電圖,從而可以測量人體心臟各個部位的電生理參數,揭示心率不正常的發生機制,誘發一些難以觀察到的心率不正常,為體表心電圖某些圖形的分析和診斷提供了確切的依據,可以阻止某些類型的快速性心率不正常。現有的經食管心臟起搏方法主要采用食管電極進行起搏和測量。
在實踐中,患者平躺在病床上,食道電極通過鼻腔送到患者的會厭,同時指示患者吞咽,并且在患者吞咽動作的幫助下,食道電極延伸到患者的食道中。但我們發現,使用現有的食道調搏儀,部分患者對治療方法缺乏足夠的了解,導致精神緊張進而導致吞咽困難;且個別患者對咽喉反應極為敏感,難以獨立吞咽;同時在伸入食管電極的過程中,食管電極可能會誤進入氣管,導致劇烈咳嗽或呼吸急促。因此,使用現有的食道調搏儀不能保證食管電極順利伸入患者食管。
為此,我們技術人員提供一種食管電極和食道調搏儀,以緩解現有食管電極在使用過程中不能保證食管電極順利伸入患者食管的技術問題。該食管電極和食道調搏儀包括輸送導管、設置在輸送導管頂端的第一氣囊、與第一氣囊連通并設置在輸送導管末端的第一氣體輸送支管、設置在輸送導管內并位于輸送導管頂端的路徑識別探頭、以及設置在輸送導管外的多個食管電極體。路徑識別探頭是一個小攝像頭。小攝像機內置光源。路徑識別探頭是紅外探頭。路徑識別探頭是超聲波探頭。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食管電極還包括沿輸送導管軸向依次間隔設置在輸送導管上的多個第二氣囊,以及與第二氣囊連通并設置在輸送導管末端的第二輸氣支管。食道電極體設置在第一氣囊和第二氣囊的外側。第一氣囊和第二氣囊充氣后均為橢球形,橢球形的長軸沿輸送導管的軸向設置,輸送導管上設有刻度線。
與現有技術相比,上述食管電極和食道調搏儀具有以下優點:該食管電極和食道調搏儀包括輸送導管、設置在輸送導管頂端的第一氣囊、與第一氣囊連通并設置在輸送導管末端的第一輸氣支管、設置在輸送導管內部和頂端的路徑識別探頭以及設置在輸送導管外部的多個食管電極體。從分析可以看出,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食管電極置入患者鼻腔之前,第一氣囊處于壓縮狀態。當輸送導管延伸至患者會厭時,通過第一輸氣支管向第一氣囊內共氣,第一氣囊擴張后可緊貼患者食道,便于患者食道肌肉施力,從而幫助患者吞咽,減少輸送導管頂端刺穿患者咽喉的幾率。同時路徑識別探頭可以輔助醫護人員觀察輸送導管的運動路徑,有效降低輸送導管誤入患者氣管的概率。當輸送導管延伸到適當的深度時,多個食管電極體可以精確地對心臟起搏并檢測患者心臟的生理數據。因此,使用本食管電極和食道調搏儀可以緩解現有食管電極在使用過程中不能順利伸入患者食管的技術問題。